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三水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区级名录体系项目情况说明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2-08

打印 转发至:

一、醒狮

醒狮,属于中国狮舞中的南狮,是地道的广东民间舞,是广东舞苑中的一宝。历史上由唐代宫廷狮子舞脱胎而来,五代十国之后,随着中原移民的南迁,舞狮文化传入岭南地区。明代时,醒狮在广东出现,起源于南海县。现流传于广东、广西及东南亚各国华侨中间;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在佛山、遂溪、广州等县市。广东醒狮被认为是驱邪避害的吉祥瑞物,每逢节庆,或有重大活动,必有醒狮助兴,长盛不衰,历代相传。

二、农谚

三水地处珠江三角洲源头,境内三江汇流,农业发达,水产丰饶,有着悠久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三水人民创造了一套以生态平衡为基础,水稻、蔬菜、蚕桑、渔业互为因果的科学生产方法,在不断总结征服大自然的过程中,他们还创造了丰富的、富于认识、教育和实践作用的民间谚语,其中以农谚最为丰富,更具地方特色。这些农谚包括农事节气、耕作技法、农业管理以及其他与农业生产有关的谚语三百多条,其中不少仍在民间广泛流传,是三水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三、叹歌

有学者认为源于春秋时期,盛行于清朝晚期,目前只有部分老人能唱,年轻一代对叹歌知之甚少。叹歌以歌唱的方式传达各时代人们的生活情愫,唱者多为女性。叹歌的内容丰富,主要有在歌颂先人时唱的哀悼之辞,有出嫁时对家人不舍的依恋 之辞,有劳作时缓解劳累的轻松之辞,有日常生活中相互调侃的娱乐之辞。

陆探芳是传承人之一,且具有较高的文化功底,其本人对哲学、历史、文学都有所研究,尤其对三水的历史、民风民俗比较了解,是一位难得的文化传承人。年轻一代不需要再用叹歌来表达情感,随着老一代的离去,会唱叹歌的人也将越来越少。

三水叹歌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而存在,必然要依附于一些早期的民间活动和仪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新观念的冲击,唱叹歌的环境逐渐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