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4月25日 星期四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非遗保护

三水灯谜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5-08

打印 转发至: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我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文娱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各家各户都要挂起彩灯,燃放焰火,后来有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迎合节日气氛,所以响应的人众多,而后猜谜逐渐成为元宵节不可缺少的节目。

灯谜最早是由谜语发展而来的,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它是一种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的文艺游戏。谜语悬之于灯,供人猜射,开始于南宋。《武林旧事·灯品》记载:"以绢灯剪写诗词,时寓讥笑,及画人物,藏头隐语,及旧京诨语,戏弄行人。猜灯谜是我国传统的娱乐形式,它运用艺术的手法和汉字的规律,着眼于字义词义变化,常用一个词句、一首诗来制成谜语,既能达到娱乐的目的,又即使人增长知识,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春秋战国时代,宫廷和墨客中出现了“隐语文义谜语等文字游戏,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灯谜。那时一些游说之士出于利害考虑,在劝说君王时往往不把本意说出,而借用别的语言来暗示,使之得到启发。 
这种“隐藏的话语,当时叫做庚词”(庚是隐藏之意),也叫隐语。秦汉以后,这种风气更加盛行,西汉曹娥碑后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射绝妙好辞,即是隐语 
《文心雕龙·谐隐》指出,自魏代以来……而君子嘲隐,化为谜语。唐宋时代,文义谜语日渐发展,制谜和猜谜的人多起来。至南宋时,每逢元宵佳节,文人墨客把谜语写在纱灯之上,供人们猜测助兴。

灯谜至此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灯谜了。至明清时代,春节前后各城镇皆张灯悬谜,盛况空前。

灯谜历史悠久,雅俗共赏,历朝历代行之不衰。它之所以具有如此生命力,主要具备了以下三个特点:

一、广泛的知识性。灯谜是以汉字为基础的文义联想活动,它利用文字的义、形、音的变化来进行。因而在猜联活动中,能够加深对文字的理解以及提高使用文字的能力。同时,通过猜射可以增加古今中外的各种知识。灯谜具有短小精悍、分类立案的特点,使人们可以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驰骋于“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之间,所以有人说“谜虽小道,宇宙间一名一物,无所不包”。

二、严密的逻辑性。猜谜不是语词的解释,也不是问题的答复。所谓猜,就是要在谜面的字句及提出的要求下,用非本义的联想去探索,这种联想探索又是按照严密的逻辑推理来进行的。这是一项出乎意料之外,又合乎情理之中的思考活动,这对我们锻炼思维、培养分析能力、提高智力是大有裨益的。

三、浓厚的趣味性。猜谜又是一项趣味浓厚的文化活动。这种趣味既产生于猜谜时的推理探索之中,更得之于谜底揭穿之时,加上获得奖品更令人喜形于色。猜破佳谜,更令人回味无穷。由于灯谜具有这种怡性冶趣的特有魅力,可以寓教育于谈笑之间,成为美化心灵、搞好道德风尚的有力工具。

1979年至1991年间,是我国谜坛史上最兴旺发展时期。全国省市各地灯谜组织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谜会、谜社、谜组纷纷成立。灯谜会猜大会不断举行,灯谜爱好者如雨后春笋,参与者非常踊跃。

佛山市职工灯谜协会,在总工会和工人文化宫领导下,也于1984年成立,并确定每年元宵节,由佛山市属下各县区轮回承办“职工元宵灯谜会猜大会”。第一届在顺德县,第二届在中山县;第三届在南海县,第四届戊辰元宵由三水承办。每届谜会都参与者众,澎湃汹涌。

第一、二届,三水未有灯谜组织,只能派出观察员去参观学习。至1986年,佛山市派出干部和谜家来三水县拓荒,并于同年44日协助三水县总工会成立了美术、书法、灯谜、摄影四个协会。三水灯谜代表性人物蔡艺武先生于那时开始参加谜协,并被推举为理事。也是从那时起,三水灯谜逐步发展起来。

其时蔡艺武对灯谜还未十分熟悉。既担重任,于是加强学习,找来各种灯谜资料、工具书等,努力钻研,逐步掌握了灯谜知识和制谜技巧,制出一批合格谜作,到佛山等地会猜,并多次制谜送展,与何逸梅、谭炯寰三人共同努力,终于打开三水灯谜的局面,三水灯谜大有起色。

蔡艺武自1986年参加谜协之后,多次到佛山参加会猜大会,如八市职工会猜大会等,都有制谜参展并获奖。特别是1987年丁卯兔年元宵,南海县灯谜会猜大会开始,每届蔡艺武都能够制谜获奖。如:

1986年在佛山,“与虎谋皮”(即以谜底征谜面),谜底是“别来沧海事”(五言唐诗一句),蔡艺武应以“不堪晕浪怕飘洋”;

1986年,也是在佛山,蔡艺武的获奖谜:此间又可梦黄梁,西樵胜景一,“邯郸别邸”;四面祥云窧洞庭,西樵景一,“会龙湖”;

1987年南海县主办:逢人说项斯,李陵答苏武一句,勤宣令德;

1988年三水县主办:诗仙纵横天地间,三水企业家一,李经纬;

1989年石湾区主办:缕缕炊烟飘朔方,石湾特色一,南风灶;

1990年高明区主办:铮铮挺雪一枝春,荷城浮雕,铁干梅花;(秋千格)为免争春不种桃,高明泰侨一,李植;

1991年佛山市主办:埋下鏖兵录,石湾瓷艺家一,刘胜记。

其间,为了响应各地的邀约,蔡艺武等还先后制出了一大批灯谜应展,颇得好评。

直至1988年戊辰龙年元宵,轮到三水主办,得到了健力宝公司资助,请来广州的醒狮特技团来表演助庆。蔡艺武等制谜近千条悬挂展猜,佛山市属各县区群众纷至沓来,特别是顺德县,来了几车人,真是万人空巷,盛况空前。

在击鼓抢猜台,蔡艺武制出“中秋将临”谜面,猜成语一句,奖品是健力宝4罐,直至终场,各地好手都破不了谜。直到后来到佛山,理事自携奖品出谜,内部谜家会猜,蔡艺武还是带了此谜送展,所有老谜家都猜不出,给与启示“谜底是六个字的成语”,依然猜不破。于是只好开谜揭底,谜底是“可望而不可即”,众人恍然大悟,公认佳谜。因为:初一是朔日,十五是望日,月尾是晦日,所以“中秋”扣“望”,“将临”扣“不可即”,构思严谨,故称佳。

迄今,蔡艺武先后制谜近千条,在省内各地参加并举办大小谜展数十场,并为三水总工会编辑出版《肄江谜丛》一书,多次参与台湾、香港等灯谜谜家的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