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2日 星期五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文雅慕课

文雅慕课丨从泥巴到国粹:陶瓷绘画示范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23-06-10

打印 转发至: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艺术传统的国家,

陶瓷绘画也是最能代表中国文化的表现形式之一,

他们犹如绚丽耀眼的明珠灿烂至今。

陶瓷的发展,始终伴随于时代的进步和文化的传

承,同时也时刻适应着人类审美水准的日益提高。

陶瓷绘画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陶器,迄今出土最早的人面网纹盆就是原始的陶瓷绘画,陶瓷绘画大规模作为单独艺术的出现始于唐朝,陶瓷绘画的先驱并不是久负盛名的陶瓷之都景德镇,而是南方的长沙窑,当时的长沙窑是由高温的褐绿彩绘画陶瓷而开启了陶瓷绘画的先河。这个时期的长沙窑陶瓷绘画有着明显的特性与个性化,基本呈现出的是窑工自行即兴创作,极具个性化,基本没有抄袭和模仿,处于陶瓷绘画的萌芽阶段。

中国画比功夫,

不论天、

不论年,

比课时、

比“费纸三千”的韧性。

悟性再好,

没有一千张画作底,

也很难登堂入室。

中国画更祟尚文意、趣,而这一切无非都是通过笔墨技巧来体现出来。
无论何类画派的艺术家,他们都是借助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形式来完成对作品丰富情感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讲,对绘画语言的不同运用,则产生出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

中国画的教学,最忌停滞在单一“技”的层面,尤其单打一的小狗、小猫,梅花、牡丹、大虾之类,束人思想与手脚,误人子弟。正确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启发式的“开智慧之门”,并不拘于某家某派,以大的艺术规律为导向,着重于语言与形式的分析,着重于“技”与“道”的双修,着重于观念与时代的同步。一以贯之,触类旁通,从真正意义上进入中国画玄冥而幽深的堂奥之境。

无论是清雅精致的青花,还是繁复多彩的重釉均脱离不了最基本的材质——泥巴。本课程将带领大家亲临千年陶都景德镇去体验陶瓷是如何从毫不起眼的泥巴变成一件件堪称国粹的艺术品,感受刘教授亲身示范的陶瓷绘画之魅力,此刻让我们共同开始从泥巴到国粹的神奇旅程。

了解相关更多知识可以访问文雅慕课进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