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三水南山多措并举 抒写“文化民生”新篇章

来源:

作者:

发表时间:2018-08-24

打印 转发至:
   今年4月,南山镇举办大型文艺晚会,为群众送上“文化大餐”。

 8月15日南山镇公益篮球培训班开班,60名青少年踏上了为期8天的快乐篮球之旅。 

  “镇图书馆在哪?一次可以借多少本书?”在今年7月“筑梦佛山”文化艺术公益夏令营南山分营闭营式上,对于主持人提出的上述问题,沈女士如数家珍,每答必中。

    沈女士每周都会带儿子到镇图书馆逛一逛,对于南山镇这几年在公共文化服务方面的快速提升深有感触:“这几年小区楼下广场、健身设施越来越齐全,每逢重大节庆还会举办文艺活动,我们的文化生活丰富了很多。”

    硬件从无到有,设施由旧变新,服务由少变多,“非遗”等文化品牌越擦越亮……近年来,佛山市三水区南山镇大力开展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以“文化民生”的持续改善,进一步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要,展现出南山发展的蓬勃朝气,推动“养生福地、精品康城”建设再上新台阶。

    深挖底蕴 

    打造“非遗”特色品牌

    走进山水相依、风光秀美的南山镇,有两处藏在乡间的“文化地标”总是令人眼前一亮:一处是水坑村里旌旗飘扬的龙形拳会馆,另一处是南丹山脚下艺术气息浓厚的杨英才陶艺基地。

    作为佛山最北端的一道生态屏障,南山镇既拥有与生俱来的自然禀赋,也蕴养出得天独厚的文化气质。马齐龙形拳、杨英才的南山五彩釉均为佛山市、三水区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最具南山特色的文化名片。

    龙形拳是传统南派拳术,师承广东龙形拳宗师林耀桂的南山镇人马齐,于1948年把龙形拳带回家乡,其子马国辉作为龙形拳的第三代传承人在南山传道授业,将龙形拳的精、气、神代代相传。

    而南山五彩釉工艺起源于河南钧瓷釉的分支,是中国陶艺大师杨英才深居南山镇10多年的研究结晶。该工艺结合南山镇陶土资源,同石湾公仔制作技艺经过曲折艰苦的融合与改良,并深度借鉴唐三彩、景泰蓝等创作手法,最终呈现出独具岭南特色的“风景如画”的陶瓷艺术风韵。

    如何打好这样土生土长的“非遗”文化牌?近年来,南山镇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契机,以龙形拳、南山五彩釉为载体,通过推动龙形拳进校园、举办陶艺公益培训班等举措,让“非遗”文化惠及普通百姓。

    据了解,目前南山镇迳口中心小学已经全面开展了龙形拳体操及龙形拳武术课程教育,由马国辉每周定期到校授课。“马齐龙形拳代表着养生武术文化,是南山镇本土文化中的重要一环,南山镇将持续推动校园传承,加大宣传力度,推动形成具有南山特色的丰富文化体系,进一步讲好南山故事。”南山镇委副书记林国明表示。

    同时,在政府的积极引导下,自2016年开始,杨英才在陶艺基地开办“新农人陶艺夜校”,每周一、三、五晚免费向南山镇及周边慕名而来的陶艺爱好者传授陶艺知识和技术,指导他们制作属于自己的陶艺作品,传播南山五彩釉文化。

    “多的时候有二三十人一起上课,老人、小孩、家长都在一起学习陶艺,非常有意思。”杨英才表示,“他们的作品印证了我的观点,陶瓷是可以拿来玩的,泥巴的柔软性、釉彩的随意性、烧窑的封闭性都构成了让普通人展开自由创作、接受艺术熏陶的必要条件。”

    除了活用“非遗”传承来打造文化品牌外,南山镇还进一步深挖历史人文底蕴,打造出知青会馆、陈心陶纪念碑等多个文化示范点,让群众感受南山文化的独特魅力,全方位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和品位。

    优化载体

    营造浓厚文化氛围

    除了打好“非遗”等特色文化牌,南山镇始终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和完善图书馆、篮球场等文体设施,并借力于“民生微实事”项目的实施,推动硬件设施向村居覆盖,以文化载体的不断完善来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标准化、均等化水平。

    南山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原南山镇文化站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于场室空间有限,设施陈旧,已不能满足南山群众现今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2015年,南山投入500多万元高标准建设新文化站,同时投入650万元在新文化站旁配套建设六和公园文体广场。

    新文化站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内设文化综合活动室、音乐室、舞蹈室、健身房等多个功能场室。在该文化站四楼,南山镇图书馆新馆(三水区图书馆南山镇分馆)于今年6月2日正式开馆。馆内设有电子阅览区、阅读区、藏书区等,开馆当天即组织南山镇青少年与家长们共同参与了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有奖问答、陶艺制作、亲子阅读等活动。

    “南山镇图书馆新馆的投入使用不仅有效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就近借阅服务,推动‘15分钟阅读圈’的形成,持续增加藏书,完善配套设施。我们还利用图书馆开展如公益讲座、公益夏令营、公益文体培训等多种活动,提供更优质的文化服务,让群众共享公共文化成果。”南山镇相关负责人说。

    南山镇的文体设施配备越来越完善,不仅仅体现在镇中心城区,更延伸至各个村居,从而打通了文化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据统计,目前南山镇下辖有漫江、东和、择善3个居委会和六和1个村委会,全部配有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或文化室,成为广受群众欢迎的文化阵地。

    南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我们因村施计,充分整合和利用有限的场室,配置了必要设备,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东和、择善的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也实现了从无到有,此外还配套建设了群众文化活动广场及行政村文体活动广场。”

    在完善村居文化硬件的过程中,南山镇还通过“民生微实事”项目借力区级支持,并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实现文化设施的共建、共享。

    在择善居委会旁,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运动、美化景观于一体的市民公园目前正在紧张施工,这是2017年由南山镇人大代表提出的“民生微实事”项目,获得区级扶持资金30万元,项目建成后将惠及周边近2000多名群众,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加的文体需求。

    “这个项目非常好,让我们活动的地方更多了,希望公园建设凉亭和雨棚等遮阳挡雨的设施,让老人家可以随时在这坐一坐,聊聊天。”来自择善大索村的唐老伯说。

    整合资源

    定向推送文化精品

    硬件有了,软件更要跟上。公共文化服务是否到位,并非取决于器材设施的多少,而是要看利用率是否够高,有没有开展足够丰富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

    为充分利用好遍布村居的文体设施,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南山镇早在2016年就成立了三水区首个文化志愿服务队,通过强化文化队伍建设,确保文体设施的最大化利用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常态化开展。

    这支志愿者队伍近年来已经成为活跃南山镇群众文化生活的“生力军”,在很多文体活动中都会出现他们忙前忙后的身影。今年6月底,一场喜迎“七一”的党群联欢晚会在南山镇文化广场举行,让党员群众享受了一场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广场舞汇演,其中就有文化志愿者联合各村居的广场舞爱好者精心准备的《中国火起来》《秀丽江山》《潇洒人生》等精彩节目。

    同时,重大节日已经成为南山镇为群众量身订做“文化大餐”的重要节点。“在不断深化公共文化示范区创建工作中,我们着力加强镇内部门和区属有关部门的联动,巧用各种资源,以举办游园、晚会、趣味运动会、图片巡展、全民阅读等多种形式,结合‘五一’‘十一’、中秋、重阳等重要节日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南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此外,南山镇还利用暑期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等群体开展定向文化服务,比如聘请专业教练免费开设游泳、篮球等特色培训班。8月15日,南山镇暑期青少年公益篮球培训班开班,60名青少年展开了为期8天的快乐篮球之旅。今年12岁的曾涛也参加了培训,他说自己喜欢打篮球,但以前都是自己拍拍球,现在能够得到教练的专业指导,使自己的动作变得更加规范了。

    值得一提的是,南山镇还创新形式,全面调动群众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的热情。今年5月,南山镇向全镇群众派发了1500多份《致全镇学生及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口号征集和文体培训需求调查,号召全民参与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

    经过一个多月的问卷发放、线上口号征集、专家评选等环节,活动共收到812条创意参选口号。这些口号不仅展现了南山镇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之美、独具风情的客家韵味、龙形拳风、长寿文化等文化内涵,还反映了南山镇文化室、图书馆等基础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成效。

    “村村建有文化室,人人皆有文化心,共建文化示范区,共享文化建设果。”来自南山镇迳口中心小学的廖熙银提交的口号荣获一等奖。村里新建的文化室不仅是村民们下棋、跳舞的好去处,也成为她周末最喜欢和小伙伴们去玩的地方。“老爷爷、老奶奶放着好听的老歌,说着他们以前艰苦奋斗的故事,让我明白今天的幸福是多么来之不易。”廖熙银说。

    南山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是一个城市的灵魂,也是提升群众幸福指数的重要推动力。接下来,南山镇将开展“城乡十分钟文化圈”建设、公共文化服务配送、文化力量再造等工程,并结合村居实际打造“一村一品”文化活动,通过一项项文化惠民工程的开展,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发挥文化的力量鼓舞全镇上下加速建设“养生福地、精品康城”。

    ■链接

    打造“精品康城”

    离不开优质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

    大南山、南丹山、九道谷、漫水河、枕头湾水库……南山镇虽然是三水最“年轻”的一个镇街,却在生态资源的比拼中以“C位”出道,拥有“中国绿色名镇”“珠三角最美乡村”“中国慢生活休闲体验镇”“广东的香格里拉”和“中国寿极”等多块金字招牌。

    富含硒元素的土壤更让南山镇占尽“地利”。2017年,广东省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分析测试中心的检测结果显示,南山镇送检110个土壤样本中,属于富硒土壤的样本共78份,富硒土壤占比高达70%。今年7月,经农业部蔬菜水果质量监督检测测试中心(广州)检测,南山送检的黄皮、香瓜等富硒水果样本,其硒含量均高于国家关于富硒水果的行业标准。

    结合这样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对标“城市三水”新的发展要求,南山镇确立了打造粤港澳大湾区“精品康城”的发展定位。

    要建好“精品康城”,必须想方设法加快增进民生福祉。而民生事业不仅仅要满足群众对教育、医疗等方面的需求,更离不开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

    公共文化服务既可以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百姓生活品质,也能够塑造共享价值、凝聚社会认同。近年来,南山镇的文化活动场所、文化服务设施越来越健全,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文化成果惠及更多的群众,这对于“精品康城”建设将发挥巨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南山镇的南山大道等重点工程建设即将收官,大健康产业项目也在加速落地,呈现出提速提质发展的良好态势。乘此东风,南山应该更进一步抓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精品康城”的打造凝聚起更强大的群众基础和精神合力。

    一方面,由于历史欠账较多,南山镇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还需要进一步优化布局、健全功能,并更加注重实效。在文化阵地建设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比如发动企业以灵活的形式参与文化事业建设。

    同时,南山镇举办的文化活动非常注重不同年龄、不同层次和不同群体文化需求的差异性,这一点值得点赞。接下来,可以继续拓宽文化娱乐活动的形式和载体,继续挖掘具有历史文化底蕴的资源,打造新的文化服务亮点、精品。

    群众是公共文化服务的主体,南山镇还应该更充分地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汇聚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丰富文化服务内容。相关部门和村居可以加大力度扶持群众自办文化活动,积极培育民间文体组织,让老百姓由“蹲在台下看”到“站到台上演”,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角,从而全面提升南山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